餐饮圈的 “透明化” 这事,最近闹得比重庆火锅里的小米辣还呛人,连平时不爱八卦的食客都忍不住凑过来瞅热闹。咱们掏着三位数的人均,本以为吃的是大厨颠勺现炒的 “匠心私厨菜”,结果筷子一夹,嚼出的可能是工厂流水线刚解冻的 “预制速食款”—— 这落差,比从头等舱跌进经济舱还让人闹心。这不,“吐槽界扛把子兼流量体质” 罗永浩,偏要跟 “西北菜巨头” 西贝较较真,刚开炮就炸了锅;更没想到的是,“零售界良心代表”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突然凑过来站队,一下把这锅 “瓜汤” 搅得更沸腾了。说到底,这早不是两个人的口舌之争,而是把餐饮行业藏了好久的 “诚信底裤” 和消费者该有的 “知情权”配资114平台查询,狠狠扒出来晒在了太阳底下,谁都别想装看不见。
吐槽引爆风波:一顿饭吃出 “公开处刑”
9 月 10 号下午,罗永浩刚结束一场直播带货,带着团队五六个同事,揣着 “犒劳自己” 的心思,雄赳赳气昂昂冲进北京某商圈的西贝门店。毕竟西贝的招牌亮得晃眼,“西北民间菜”“现做现吃” 的宣传语贴了满墙,几个人坐下就豪气点单,本想大快朵颐,结果这顿饭直接变成了 “大型翻车现场”,吃得罗永浩满脸黑线。
展开剩余90%刚结完账走出店门,罗永浩就掏出手机,手指 “哒哒哒” 在键盘上敲得飞快,在社交平台甩出一句暴击:“西贝这菜几乎全是预制的,价格还贵得离谱,一口下去全是工业味儿,简直恶心到家了!” 文字后面还配了张餐桌残局图,盘子里剩下的菜零零散散,看着就没食欲。
这话一出口,比往热油里撒了把辣椒面还刺激,评论区瞬间就炸了。要知道,罗永浩可不是普通食客 —— 从新东方教英语时靠 “段子教学” 圈粉,到搞锤子手机时的 “理想主义式创业”,再到直播带货时的 “耿直道歉”,他在哪圈都能搅起话题,堪称 “商界行走的流量发动机”,自带百万级关注度。他一吐槽,网友们瞬间找到组织,评论区里 “我也遇过!上次点的酸汤面,吃着像泡面调料包冲的”“贵还不好吃谁懂啊!一份土豆丝卖 38,分量还没我家勺子大”“之前质疑过预制菜,店员还跟我急眼” 的留言刷了上千条,相关话题 “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”“西贝高价预制菜” 立马窜上热搜,热度比西贝刚出炉的羊排还烫,半天就涨了 2 亿阅读量。
转天晚上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不含糊,直接在位于北京中粮祥云小镇的西贝门店大堂 “摆开战场”。他穿着深色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却难掩满脸怒气,对着镜头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八度:“我跟你们说,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!罗永浩这是造谣,毁我西贝几十年的商誉,我必须告他!” 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,他还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菜单,指着上面的菜品使劲比划:“你们看清楚!罗永浩一行五个人,点了 13 道菜,其中‘牛肉土豆粉’和‘一把羊肉串烤馕’还各点了双份,实际就是 15 道菜!最后就剩个葱姜烤鱼和嫩烤羊排没动,这能是菜不好吃吗?”
接着,他又举起一张消费小票,凑到镜头前生怕别人看不清:“一开始花了 663 块,后来又加了两道菜,总共 785 块!剩菜不是因为难吃,是因为上得慢,客人都吃饱了!” 说到这儿,他还话里有话地暗戳戳吐槽罗永浩人品:“人家离店的时候,还跟店员笑着说‘挺好的’,结果转头就上网骂街,这做人也太不地道了吧!”
这番回应不仅没赢来支持,反而引了波网友的花式调侃:“五个人吃 15 道菜?这是饿了三天没吃饭,打算把西贝吃破产吗?”“785 块吃 15 道菜,平均一道菜 50 多,这菜量得小到啥程度啊”“离店说‘挺好的’不是基本礼貌吗?总不能当着服务员面说难吃,让人家背锅吧”。更多人则搬好小板凳,嗑着瓜子等罗永浩的反击 —— 毕竟罗老师的 “怼人功力”,那可是经过全网认证的。
硬核反击:罗永浩甩出 “实锤”,西贝被怼到哑火
贾国龙的回应刚发出去没俩小时,罗永浩就当晚在线 “拆台”,在社交平台发了篇长文,把餐桌背后的事儿扒得明明白白,连细节都没放过。他说点 15 道菜真不是贪心,纯属被逼的:“西贝那菜量小得可怜,跟开玩笑似的!就拿那道‘牛肉土豆粉’来说,碗看着挺大,底下全是汤,土豆粉加起来还没我两根手指粗,五个人分,每人尝两口就没了!不点多能吃饱吗?”
至于剩的羊排和烤鱼,他更是气得不行:“哪是‘吃饱了’?那嫩烤羊排一上来,我就闻着一股腥味,嚼在嘴里还发柴,明显是隔夜加热的,连肉的纹理都变了!葱姜烤鱼更离谱,鱼皮都粘在盘子上了,吃着一股冰箱味,我怀疑放了至少两天!还有那面汤,我敢打包票,绝对是前一天剩下的,因为我之前在别家西贝喝过,新鲜面汤是清的,这次的汤浑得像掺了淀粉!”
提到离店时说 “挺好的”,罗永浩更是无奈又好笑:“我这是怕为难服务员啊!人家小姑娘站在旁边,客客气气的,我总不能当着她的面说‘你们家菜难吃死了’吧?她就是个打工人,没必要为了公司的问题让她受委屈、被领导骂,这不是基本的同理心吗?”
这话一出,舆论直接 180 度大反转。有网友统计,超九成的评论都站罗永浩:“这才是咱消费者的心里话!离店说‘挺好的’就是礼貌,跟菜好不好吃没关系”“菜量小 + 隔夜菜,西贝这操作也太坑了”“罗老师说得对,不能让基层员工背锅”。甚至有之前在西贝工作过的网友匿名爆料:“其实西贝很多菜都是预制的,加热一下就端上桌,只是没明说而已”。
9 月 12 号晚上,罗永浩干脆开了场直播,专门聊西贝的事儿,还扬言要 “放大招”,直播间一下涌进了 20 多万人。他穿着标志性的黑色 T 恤,坐在镜头前,语气平静却句句戳要害:“首先我得说清楚,我不是跟预制菜过不去。预制菜方便快捷,现在很多人家里也会囤,这没什么问题。我讨厌的是商家藏着掖着,明明用的是预制菜,却按现做菜的价格卖,还不告诉消费者,这不是欺骗是什么?”
针对贾国龙 “西贝没有预制菜” 的说法,罗永浩直接戳中核心漏洞,拿出手机翻出文件:“现在预制菜连统一的国家标准都没有,你凭什么说自己的菜不算预制菜?你说不算就不算?” 说着,他就点开 2024 年 3 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预制菜生产经营行为的通知》,对着镜头念得明明白白:“这里面写得很清楚,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,经挑选、清洗、切割、腌制、搅拌、调味等工业化预加工,或者经加热、熟制等工艺处理后,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。你西贝的菜,哪条不符合?”
直播里,他还晒出人民网发布的《2024 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》截图,用手指着其中一行字:“大家看这里,‘西贝、海底捞等连锁餐饮企业,为降低成本、保证口味统一,使用预制菜的占比已达 80% 以上’,这可是人民网的数据,总不能也是造谣吧?”
更狠的是,他还放了段匿名爆料的录音 —— 据说爆料人是西贝某门店的前厨师长,对方在录音里说:“店里很多菜都是提前做好的,比如羊排、烤鱼,煮好后放冰箱冷藏,第二天再加热端给客人,有时候能连续用三餐。对外宣传都说‘现做现烤’,其实都是骗消费者的,跟现做的品质差远了,只是客人吃不出来而已。”
这一连串 “实锤” 下来,西贝 “没有预制菜” 的说法,跟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。直播间里的弹幕刷得飞快:“罗老师太牛了!这证据链绝了”“西贝还嘴硬吗?赶紧出来道歉吧”“以后再也不敢吃西贝了,又贵又不新鲜”,甚至有网友调侃 “贾国龙现在估计在办公室拍桌子骂人吧”。
后厨曝光:自证清白变成 “大型社死现场”
争议一闹,西贝的生意直接凉了半截,堪称 “断崖式下跌”。9 月 12 号的数据显示,北京多家西贝门店的订单量 “腰斩”,比如朝阳大悦城店,平时中午饭点能排 30 多桌,那天连 10 桌都不到;线上外卖更惨,从平时的 200 多单直接掉到 100 单左右,有些门店甚至只接了 50 多单。
有西贝内部员工匿名透露,事件发生两天内,西贝全国门店的日营业额每天减少 100 万元,相当于一天少赚一套北京的首付钱,这可是西贝成立 30 多年来 “最大的外部危机”,连总部的管理层都慌了,天天开紧急会议。
为了挽尊,稳住消费者,西贝赶紧搞了波 “自救操作”:9 月 12 号当天就宣布,全国所有门店开放后厨参观,消费者随时可以进去看;还推出 “罗永浩同款菜单”,在菜单上标注 “不好吃不要钱,不满意直接退”;贾国龙更是亲自下场,开了个覆盖 1.8 万名员工的 “作战大会”,在会上喊口号 “咱们要挺过去,不能被谣言打败”,试图稳定军心。
结果这波自救,不仅没挽回口碑,反而把自己的 “家底” 全露了,变成了 “大型社死现场”。有网友专门去西贝门店看后厨直播,还把视频拍下来发到网上 —— 镜头里,西贝后厨的操作台上,摆满了密封的冷冻袋,袋子上的标签写得清清楚楚:“安徽产手工戗面馒头”“黑龙江速冻油炸茄子”“内蒙古预制羊杂”,保质期动不动就 12 到 18 个月,比普通零食的保质期还长。
更显眼的是一份腌制海鲈鱼,包装袋上印着 “已腌制入味,加热 10 分钟即可食用”,店员拿出来后,直接放进微波炉加热,连鱼鳞都没处理 —— 这哪是 “现做”,分明是 “现热”。还有网友发现,后厨连明火灶台都没有,只有几个电磁炉,厨师们的工作就是把冷冻袋拆开,把食材倒进盘子里,再用电磁炉加热,所谓的 “现炒”,不过是把预制菜热一下,跟咱们在家用微波炉热剩菜没啥区别,甚至还没家里做得用心。
媒体记者也跟着去实地探访,结果看得更扎心。在某西贝门店,店员热情地推荐 “现熬鸡汤”,说 “每天早上现炖,鲜得很”,结果记者在后厨看到,厨师是拿天津某食品公司生产的 “半固体鸡汤调味料”,加开水冲调的,那调料包的保质期长达 12 个月,上面还写着 “含食品添加剂、香精”。
更离谱的是另一家门店,厨师为了证明食材健康,特意给记者展示儿童餐用的 “非转基因大豆油”,还说 “给孩子吃的,必须用最好的油”。结果记者转头就看到,他身后的操作台上,赫然摆着两桶转基因大豆油,桶盖还开着,其中一桶里的油已经少了一半,旁边的炸锅还在工作 —— 这明摆着是 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”,给孩子吃的用非转基因油,给成人吃的就用便宜的转基因油,也太双标了。
这场景,一下就让人想起当年 3・15 晚会曝光的预制菜乱象:有些预制菜生产车间污水横流,地上堆着发霉的食材,工人没戴手套就直接加工,还用没处理的槽头肉(也就是淋巴肉)做梅菜扣肉。要知道,槽头肉的批发价才 3 块钱一斤,比正经五花肉便宜 10 块,巨大的差价让商家铤而走险,完全不管消费者的健康。虽说西贝没查出这么离谱的卫生问题,但 “高价卖预制菜”“虚假宣传” 的矛盾,一下就摆到了台面上,比 3・15 晚会还让人警醒。
罗永浩后来在直播里晒的一张价签,更是把网友看懵了 —— 照片里,西贝门店的货架上,一个 “古法戗面馒头” 标价 21 块钱,比旁边的饮料还贵。他还特意举例对比:“北京某米其林两星餐厅,卖的胶东酱黑猪肉海参包,里面有海参有黑猪肉,用料那么足,一个才 28 块钱。西贝一个馒头卖 21,这是把‘古法’两个字按克卖吗?”
他越说越激动:“市场经济下,定价自由我懂,但一个馒头卖 21 块,也太不把消费者当回事了吧!普通超市的馒头 1 块钱一个,口感也不差,西贝就凭‘古法’俩字,直接翻了 21 倍,这哪是卖馒头,简直是卖‘情怀智商税’!”
面对这么多质疑,贾国龙的回应越来越没底气。后来有记者采访他,问他怎么看待罗永浩的指控,他憋了半天,只说了句 “我骂不过罗永浩”,还委屈巴巴地吐槽 “他天生就会骂人,我嘴笨,说不过他”—— 这番说辞不仅没博得同情,反而被网友吐槽 “这是没理了,开始倒打一耙了”“自己没理,还怪别人会说,太可笑了”。
于东来站队:口碑 “过山车”,刚站台就翻车
就在罗永浩和西贝掐得难分难解,全网都在等西贝道歉的时候,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突然 “横插一脚”,把剧情搅得更乱。9 月 12 号下午,于东来在自己的抖音账号发了条动态,公开力挺西贝,字里行间都透着维护:“哪有什么完美的事儿啊,做生意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… 真心感谢西贝、海底捞这些品牌,让我出门吃饭的时候,能吃到相对放心又可口的东西,比那些小餐馆强多了。” 他还特意把 “西贝”“海底捞”“放心可口” 这几个词加粗,生怕别人看不出他的立场,态度十分明确。
这表态一出来,网友直接炸了,评论区瞬间就 “翻车” 了。要知道,胖东来可是靠 “高服务质量”“诚信经营” 圈了一大波粉,堪称 “零售界的清流”—— 在胖东来买东西,不满意能无理由退货,连拆开包装的零食都能退;员工待遇也好,月薪好几千,还有带薪年假,连央视都夸过它 “良心企业”。大家实在想不通,于东来为啥要给深陷信任危机的西贝背书,毕竟当时西贝的 “预制菜”“高价”“虚假宣传” 已经实锤了。
评论区里全是质疑声:“于总,你是不是收了西贝的好处啊?不然为啥帮它说话”“这是要砸自己的招牌吗?胖东来的好口碑可别毁在这了”“西贝都这样了,还说‘放心可口’,你是没吃过大爷家的家常菜吧”“之前觉得你挺实在的,现在怎么有点看不懂了”。
更有人翻出之前的 “玉石事件”—— 几年前,胖东来卖的玉石被消费者质疑是假货,虽然最后胖东来在纠纷里胜诉了,但于东来因为气不过网友的质疑,一气之下关闭了官方网站,还说 “不想跟不懂的人掰扯”,被央视点名 “企业老板不应情绪化,要理性对待消费者质疑”。如今他好不容易靠优质服务恢复的口碑,又因为站队西贝面临考验,不少老顾客都觉得 “失望”。
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下,于东来在 9 月 13 号早上悄悄删了那条力挺西贝的动态,还发了条只有五个字的动态 “回到自己的世界”,接着就把抖音账号设成了私密状态,不让外人看 —— 这操作,被网友调侃 “像做错事的孩子,躲起来不敢见人了”。
可风波并没有平息。有网友发现配资114平台查询,他后来又两次在朋友圈发声(截图被传到了网上),第一次说 “企业确实有难处,西贝那么多门店,要养活好几万员工,不是故意隐瞒预制菜的事,大家多体谅体谅”;第二次又试图调和双方矛盾,希望
发布于:湖南省盈辉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